•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经营计划

决策的目的是为了执行



经常有很多人问我,怎样保证决策是正确的,我几乎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如果我们的目的是寻求决策的正确性,我们其实已经偏离了决策的方向。决策是为了能够执行,而不是追求正确性;或者说决策正确性指的不是决策本身,而是决策得到执行的结果。

我们常常在判断一家企业的决策对或错的时候,其实并不是看这个决策本身,而是看这个决策是否能够最后获得执行并取得决策的效果。其实对于决策来说,主要是看决策者做出决策的时候,能不能让决策执行到位,而且是否可以坚持到获得决策结果。所以有人常常讲,经理人其实最后是意志力的比拼,并不是对错的比拼。就是谁能挺到最后,谁能活到最后,大概谁就是对的。

所以,今天我来讲解决策,重点在于:做出决策之后,能不能够确保决策获得真正的执行。

看起来很简单,但恰恰是暴露了大部分决策最后没有落实的主要原因。从步骤1“识别问题”开始,到步骤6“选择方案”,这个过程是决策过程。决策本身就是选择(步骤6),但是如果我们把决策落地执行的话,就要解决问题,而不是做出选择。也就是说,决策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简单做出选择,如果简单做出选择,只是完成了决策的过程,而决策本身是要解决问题的,只有把问题解决了,决策才会获得结果并被检验。

如果要获得决策结果,就必须保证执行决策的人从步骤1就开始参与决策,也许他们没有决策的选择权,但是必须参与决策的全过程。只有这样,决策才会获得落实,也才会获得结果。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确保决策是可以执行到位的,那么执行决策的人开始就要参与决策,从步骤1“识别问题”开始就要参与。我们绝大部分犯错误的地方,就是做出决策选择的是一组人,执行决策的是另外一组人,因此决策就无法获得实施。

决策案例例子

我们看看英特尔公司的例子。1984年,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英特尔公司内部环境所遭遇的种种挫折使得DRAM这一产品面临巨大的危机,英特尔公司发现他们很难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有效的回应。1984年11月,英特尔公司的管理层清楚地预见到公司应该依靠生产微处理器来实现其未来的发展,因此决定退出DRAM这一产品。对于英特尔公司来说,做出这一决定是非常艰难的,因为DRAM是公司15年前发明的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产品,即便是在1984年,这个产品依然是公司的技术驱动器。但是,当公司发现该产品将要无法回应市场变化的时候,毅然决然放弃,并将这一市场让给为数不多的日本企业和美国的竞争者。在接下来的10个月时间里,大量的中层经理人员参与制定并实施退市引发的一系列决策,包括在保持客户对公司信任的同时,重新部署公司资源(包括技术、工艺和制造能力)。

安迪·格鲁夫在英特尔公司的内部分析会上将DRAM描述成英特尔公司的一个完全成功的产品,他认为DRAM业务支撑了英特尔公司十多年,为公司开发了很多资源,在最需要的时候可以在英特尔公司内重新进行资源配置。更重要的是,DRAM是英特尔公司在正确的时间选择的退出产品。正是这个选择,让英特尔公司明确了产品和变化市场的关系,也学会了如何创新地整合外部资源。英特尔公司的例子说明决策需要执行的人全员参与,这样决策才会获得成功。

这是决策的第一个重点,即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首先不是判断这件事情要不要做,而是判断能不能找到人去做。杰克·韦尔奇在带领GE高速成长的时候,很大一部分的增长是通过购并方式获得的。GE也是购并成功率最高的企业之一,而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找到实施购并的经理人,并让这个经理人从了解情况开始就参与购并的全过程。因此,做出决策选择之前,要先确定谁来执行这个决策,之后才开始展开决策的过程。

相反,我们几乎没有判断这件事谁去做,而是先把决策确定下来,再考虑谁去做合适。这个决策一旦下来之后,安排去执行决策的人就要花很多时间来理解和消化这个决策,更多的人也许会去评价这个决策,而不是去执行,一旦实施得不理想,就开始更换执行人,或者更换决策。这恰恰就是决策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其根本性的错误是把决策和解决问题区分开来,其决策本身就是要解决问题。









站内相关搜索: 财务决策能力提升 集体决策方法 决策的权变意识 决策理论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