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愿景:成为世界级的管理咨询公司,用全球智慧,成就中国企业!让中国智慧,实现全球输出!专线:400 829 7858 专家快速对接:18578460305 (微信同号)
  • 6000+实战卓越案例成为世界级咨询公司

  • 1000+专业顾问团队中国智慧,世界输出

  • 90%老客户转介绍率用智慧赋能企业成长

《何树林股权战略课》正在报名,六大模块,十个案例深度拆解,干货,实战,接地气!
主页 > 知识中心 > 绩效薪酬

生产要素理论中的人力资源



要谈人力资源,很自然要从资源这个概念讲起。

从本意上讲,资源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事实上,《辞海》对资源的解释就是:“资财的来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曾经指出:“所谓资源,特别是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然而,众所周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资源是与价值创造或财富创造联系在一起的。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将资源一词定义为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投入要素,因此资源从本质上讲就是生产要素的代名词。

显然,参与一个社会或经济的价值创造的生产要素绝对不是只有自然资源,除了自然资源,还有另外一类非常重要的资源,这就是社会资源。社会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信息资源等诸多类型。

因此,完整的资源概念应当是指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可以用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客观存在。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石油资源以及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等各种类型。而在各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的社会资源。

从历史上看,在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没有得到广泛运用之前,人们已经意识到了人在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到的独特作用,只不过在那些时候,人们常用的是劳动、劳动力或劳动力资源这样的概念。而在关于生产要素的讨论中,劳动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简要分析一下生产要素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对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得到广泛运用之前的历史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理论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两要素论,即认为土地和劳动是最重要的两大价值源泉。这种观点的最著名代表当数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威廉·配第。配第在17世纪曾经指出,“所有物品都是由两种自然单位——即土地和劳动——来评定价值”,并以“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来形象地表述这一生产的两要素论。大约一个世纪以后,工业革命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资本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现实背景的影响下,法国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萨伊提出,创造价值的不仅有自然(土地)和劳动,还有资本(生产工具),因而提出了资本、劳动、土地三位一体的生产要素理论。这就是所谓的三要素论。

大约又过了将近一个世纪,新古典学派的创始人及其主要代表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以大量的篇幅论证了企业家所提供的管理和组织对现代生产的极大影响,并将组织列在资本、劳动和土地之后,作为第四种生产要素加以强调,从而形成了四要素论。

而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趋于成熟,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带来了价值创造手段的剧烈变化之后,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明确提出了知识型工作者的概念,并且提出了资本、土地、劳动、企业家以及知识共同创造价值的五要素论。

从生产要素发展的这四个阶段不难看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生产要素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而每一种生产要素的出现其实都是这种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所导致的。

从最初仅仅看重土地和劳动,到后来增加了资本要素,接着增加了组织或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这样一种新的生产要素,直到最后将知识作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纳入价值创造的源泉,这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财富来源所发生的深刻变化。

从理论上讲,人力资源的概念应当包括劳动、企业家、知识这三种生产要素在内,它是对劳动这种传统生产要素的一种扩充。从这一角度来理解,人力资源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的贡献或在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站内相关搜索: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体系搭建 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计划



本网站内凡注明“xxxx原创/专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xxxx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xxxx”。xxxx版权所有,未经xxxx书面授权,不得复制、引用或建立镜像,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返回